关于举办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选拔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名: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教育部主办的高校学科竞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以“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为目标,聚焦“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进赛事组织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创新创业盛会。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显性指标。
为激发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凸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理念,做好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相关工作,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进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和创业项目孵化,我院现正式启动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及参赛条件
各赛道参赛要求及条件以教育部后续发布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通知为准。各参赛团队可参照大赛(2024)通知(附件1)要求做好项目参赛准备。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1)。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 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 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 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作品。
(四)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内涵和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赛道和组别。
(五)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30日及以后出生)。
(六)各二级学院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七)以上信息均参照《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待2025国赛通知发布后,院赛将根据最新赛制做调整。
(八)结合院赛情况推荐项目参加省赛。未参加院赛,但在省赛通知发布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直接入围省赛推荐项目:
1. 创意组项目第一负责人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2. 创业组项目已获投资100万元及以上;
3. 创业组项目在2025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万元及以上。
二、比赛赛制
本届大赛设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国际项目比赛参照教育部后续文件另行组织。大赛采用二级学院评审推荐、院级决赛二级赛制。二级学院评审推荐由各学院负责组织,院级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遴选。大赛组委会根据教育部和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确定各组别入围名额、比例,拟选拔不超过60个项目入围院级决赛。大赛设置金奖为20%,银奖为30%,铜奖为50%,获奖比例按照入围院级决赛的项目数量计算,且获奖数向下取整。
三、参赛赛道和组别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所处创业阶段,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四、赛程安排
(一)大赛报名
1.向所在学院报名。请有意向参赛的学生于规定日期前向所在学院报名,并提交参赛材料至所在学院进行院级评审推荐。项目参赛材料包括:a.参赛申报表(附件2),b.创业计划书(电子稿,以“项目组别-项目类型-学院-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命名),c.项目PPT(电子稿,以“项目组别-项目类型-学院-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命名)。
2.系统在线填报。具体要求以教育部、教育厅后续发布的大赛通知为准。
(二)评审安排
1.二级学院评审推荐(须4月15日22点前提交邮箱:524223747@qq.com)。请有意向参赛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报名,各学院对申报参赛项目进行材料审查和推荐排序。请将参赛汇总表(附件3,请命名为XXX学院参赛汇总表)、项目参赛材料(每个项目的材料单独放一个文件夹,以“项目组别-项目类型-学院-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命名)打包发送至邮箱:524223747@qq.com。
2.院级决赛(暂定4月23日)。决赛以路演答辩形式进行,按组别进行决赛分组,每个项目须在规定时间内(路演6分钟+答辩5分钟)进行展示,专家评委对入围项目进行现场评审。决赛原则上须由项目负责人主讲,不超过3人进入教室,进行答辩。决赛奖项根据组别设置分别评奖。
五、工作要求
各二级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赛事组织、项目培育和推荐工作,根据组织参赛相关要求,参赛学生数应不低于本院在校生人数的25%。根据二级学院参赛人数比例,结合往届大赛获奖情况,参赛项目实际情况择优推荐项目参加省赛。
各二级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
六、评审规则和解释权
大赛组委会根据全国大赛评审规则,结合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章程,制订评审方案。
未尽事宜,将在竞赛过程中的补充通知中说明。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韩浙初
联系电话:0575-81112643
电子邮箱:524223747@qq.com